欢迎您访问上海先予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021-68148262
上海先予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详细信息
中国汽车零部件形成国际竞争力指日可期
来源: 日期:2015-12-12 14:39:03 浏览次数:106

到2020年,通过创新驱动,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10~1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国际知名品牌之列;到 2025年,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3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国际知名品牌前五名。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不久前于浙江平湖举办的201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与整零合作高峰论坛上所讲的话,大致描 述出了未来5~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目标。在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叶盛基从不同方面向记者介绍了当前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中国工业报:先请您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汽车市场的整体走势。

叶盛基:中 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进入增长转换阶段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从中长期因素来看,中国汽车市场面临增速换挡期,有自然回落的要求;从短期因素看,由于宏观经济 增速下滑、部分城市限购、规范政府采购支出、城市用车模式创新、股市占用资金等因素与中长期因素相叠加,加剧市场波动幅度。中国品牌继续初始阶段的发展模 式已无法生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转变,品牌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总的来看,在市场增速持续放缓的情况下,全行业企业经济指标趋弱,转型升级、提升绩效刻不容 缓。

中国工业报:零部件方面的大体情况怎样?

叶盛基:根据中汽协会统计,今年1~9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667.42亿元,同比增长6.73%;利润总额1631.44亿元,同比增长8.71%。与汽车行业整体相比,汽车零部件产业经济指标稳步提升。

中国工业报:没有创新即没有未来,零部件企业的研发创新情况如何?

叶盛基:2014 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统计在内的88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共有83家发布了2014年研发支出的详细数据。其中,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5%的企 业数量达到了17家,83家企业累计研发投入128.62亿元,研发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均值为3.88%,较2012年的2.7%和2013年的 3.27%相比有较大提升。

对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攻克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能力;同时要勤练内功,进行生产方式创新,以提高资源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据统计, 目前国内拥有1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近百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构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企业技术中心,大大提高了关键和重要零部件技术攻关能力,为 下阶段提升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的创新研发能力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业报:近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集群发展与集团发展上都走出了一条新路,在这些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叶盛基: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东北、京津冀环渤海、华中、西南、珠三角及长三 角六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区域。六大产业集群区域零部件产值占据全行业的80%左右。其中,长三角零部件产值份额37%左右,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 其中上海为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总产量的20%,浙江和江苏约占17%。

国内零部件企业依附于整车发展,初步形成一汽富奥和富维、东风零部件、上汽华域、广汽零部件、北汽海纳川零部件集团,加强了各区域产业链的零部件资源整合 和垂直分工合作力度。总体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和长江上游地区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格局,六大汽车产 业集群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80%。

中国工业报: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那么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叶盛基: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常态,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面对更大挑战。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汽车强国建设,更好地引领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我们通过研究并基本确定了中国汽车零部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

指导思想以“中国制造2025”为战略引领,坚持汽车强国建设目标为指针,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驱动和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坚持整车 企业引领、整零协同发展。立足本土、面向国际,推进零部件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立足自主研发与技术革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 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形成中国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工业报:从中长期看,零部件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

叶盛基:从产业集中度看,到2020年,前30家主要零部件集团企业产值占比由目前的20%提升至30%;到2025年,国内主要集群区零部件产值突破2.5万亿元,其中前30家主要零部件集团企业产值占比超过40%。

从品牌竞争力看,到2020年,通过创新驱动,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10~1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国际知 名品牌之列;到2025年,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3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国际知名品牌前五。

从市场发展看,到2020年,国内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配套份额提升至30%,零部件出口占零部件总产值提升至10%;到2025年,国内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配套份额提升至40%,力争2025年零部件出口占零部件总产值的20%。

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看,结合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要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全面推动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发展,尤其是其中核心零部件的发展。

中国工业报:节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方面的规划如何?

叶盛基: 到2020年,节能汽车实现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优于5升/100公里,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50%;商用车平均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 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70%。到2025年,在节能汽车领域,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优于4升/100公里,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60%;商用车 平均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超过80%。

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80%;到202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在智能汽车领域,到2020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掌握传感器、控制器关键技术,供应能力能满足规模发展需求,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5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传感器、控制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执行器关键技术。

中国工业报:零部件技术与研发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叶盛基:对 于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逐步掌握清洁高效动力总成、汽车电子、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相关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零部件集团公司;到2025年,力争在下一代动力传动系统、智能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突破,打造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 度的零部件集团及若干知名自主零部件品牌。

对于零部件研发的强化,到2020年,积极引导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开发,实现骨干零部件企业年度最低研发投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4 %~5%;到2025年,骨干零部件企业年度最低研发经费占比销售收入的5%~6%。协同整车企业或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构建5家以上大型关键零部件产品前 沿技术“平台研发”和“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对于零部件产品质量的提升,到2020年,中国品牌零部件产品质量实现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制造水平和能力,构建满足整车发展的高水平低成本的零部 件配套供应体系;到2025年,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中高档整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位列汽车发达国家中位水平。

中国工业报:在产业生产布局方面如何考虑?

叶盛基:在 零部件产业平台发展上,到2020年,充分利用现有行业服务资源,搭建零部件发展综合平台,促进行业健康与快速发展;初步构建零部件行业第三方服务平台, 搭建零部件产品质量信用平台。到2025年,建设完成整零合作配套体系、零部件行业第三方服务平台、零部件产品质量信用运营体系。

在产业聚集发展方面,到2020年,建设2~3个具有零部件总部、研发、销售等综合功能的国家级特色零部件示范基地和集聚区域。到2025年,建设5个具 有零部件总部、研发、销售和中高等综合功能一体化的国家级零部件基地;国家级零部件集聚区域建成5家以上国家级零部件技术创新发展联盟,5~6家大型共性 技术及公共服务平台。此外,围绕摄像头、雷达、导航定位、射频芯片、无线通讯终端及控制器等,打造2~3个零部件产业聚集区。


上一条:中国轮胎企业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下一条:包装机器人发展前景可观
【刷新页面】 【关闭窗口】